第489章 大唐第一富婆!
按照大唐的规制,亲王的实封是八百户,最多一千余户,永祯之前,即便是圣宠一时无二的李泰,也没有跳出这条规则。
而永祯之后,李恪、李泰、李谙、李贞、李治,也因为多年的功劳,封户升至两千户。
公主呢!最多的就是三百户,从武德到贞观,大唐几十位公主都是如此的,即便是在受宠的公主,也不过是在钱财上,多给一些而已。
但永祯朝也有特例,城阳、晋阳、新城三位太后嫡出的公主,得到了一千五百户的封邑,而嫡长的长乐公主,更是夸张竟然与几位亲王一样,得到了两千户。
长乐公主的财富,不仅仅是这一点封户,在全国各地,她有几百家店铺,一百多间工坊,几十支商队,甚至她还有一支船只过百的海运商队。公主府的财货山积,珍物侔于府邸,说是大唐第一富婆,那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当然,长乐公主也是第一大善人,她在关中、长安有七十五家药坊,专门为贫苦的百姓看病,抓药,医人无数,因此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
女人,一旦掌握了财权,那在家中的话语权就会增加,再加上公主的身份,那更是会多加三分。自从长孙无忌的夫人过世后,赵国公府就是长乐在管家,九个弟媳完全听命于她。
而长孙冲呢,虽然是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是朝廷重臣,但在公主面前,他这大半辈子,都没有说了算过。
今天是新年,安排一家老小后,长乐开始给一众弟媳、子侄们派发年利。瞧她们,及他们一个一个跟哈巴狗是的,长孙冲就来气!
为什么呢?这些人都没有骨气的吗?难道区区的钱财,就能让甘心居于人下吗?
长孙延看到父亲坐在里面,脸上有些不悦,也是走了过去,笑道:“父亲,孩儿给您点烟吧!”
长孙冲叹了口气,摇头表示不需要。
但长孙延却搬出了舅舅的话,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长孙冲皱起眉头瞧着儿子:“不是,你个小兔崽子,你是在教训你老子吗?”
嗯,太子左庶子-正议大夫,正四品上!有个皇帝舅舅,公主母亲,太后外婆,太尉的祖父,他可以说满朝臣工中,后台最硬的一个。
但长孙冲要告诉他,老子就老子,一天是,一辈子都是!长孙延就是做了宰相,也没有资格教他做什么!
对父亲的嗔怒,长孙延是毫不畏惧,也不多想,因为他太清楚,他这个爹就是嘴花花,一辈子了,就是这样的。
“爹,您可小点声吧,一会让我娘听见了,您今晚就有得罪遭了!”
“哎,你个小兔崽子,你敢奚落你老子?”
不,这不是奚落!他是真心为父亲好,从小到他,他都不知道听了多少次,父亲回房后被母亲收拾的声音了!
算了,都忍半辈子了,也不差再忍剩下半辈子,讲究过吧,还能离怎么的!
要是母亲真的生气了,都不用陛下出手,魏王、晋王两位舅父,就能把父亲给拆了。
长孙冲无奈的指了指了儿子,但还是接过了烟斗:“你呀,真是,真是你母亲的贴心小棉袄!”
长孙家能在关陇世家中出头,要么是战功,要么靠政绩,即便是长孙无忌和他,也是靠多年的实干,是实打实的政绩。
可长孙延呢!是聪明,也有些能力,但他呢?靠在陛下、太后面前拍马屁升官!
“哎,爹,你被看不起人啊!儿子也是做过地方官的,治水、治吏、治狱,都是有成绩的。您是吏部尚书,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看到这小子在自己面前卖乖,长孙冲是让他气笑了。是,他在外任这几年,干的不错,也有一定的名望,可这些名望,有多少是皇室、长孙家的面子挣回来的。
长孙冲正要再训几句,派发完年利的长乐走了过来,抱着膀子问道:“怎么,又摆当爹的谱儿,教训儿子!”
对上长乐,长孙冲就没脾气了:“没有,没有!我就是教教他如何做官!”
长乐坐了下来,一边拨弄流珠,一边说道:“教什么,有什么好教的!”
“他舅舅是皇帝,他是太子的侍读,他的人生从出生的那刻起,及已经注定了,不是吗?”
大半辈子了,整整几十年,长孙家一直都是谨小慎微的,自长乐有记忆开始,母后、舅舅,做什么都瞻前顾后的。那时候,为什么,是担心长孙家的势力坐大,影响到陛下的储位。好吧,那时候是为了陛下,她没什么好说的。
但现在呢!
今年是永祯十六年了,陛下做了整整十六年的皇帝了。皇室与长孙家相辅相成,这么多年来,有问题吗?
今年舅舅致仕了,陛下下旨,加封特进-太师。郫国公-长孙无逸,也从广州大都督府任下来了,回到长安养老,加封特进-太保。
何谓“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是天子的老师。
《礼记》有言:“师者,导之教训;傅者,傅其德义;保者,保其身体。”
即传授知识、道德教化、监护天子,这就不是一般臣工能得到的荣誉,而得到了这个荣誉,证明长孙家已经四脚落地了。
在朝中,长孙家官最大的,现在是长孙冲-吏部尚书,长孙嘉庆-左千牛卫大将军。而他们俩正值壮年,正是往上爬的时候,而他们要爬到长孙无忌这样的地位,怕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长孙延呢,资历上是欠缺了一些,官升的也快了一点,但那又怎么了,他是天子的外甥,是太后的外孙,避讳就能避讳掉这层血脉吗?
所以,要她说,有背景,也是一种能力,韬光养晦,已经不适合长孙家了!
而且,她与大哥是什么关系?啊!她是在大哥的背上长大的,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大哥对她最好。她的儿子,自然也要被特殊对待!
“所以啊,儿子的事,你少管,要操心,也是陛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