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布局缜密
不明白朱高煴为什么要这么做,贺虎还是点了点头,继而他又把目光转到了惊华的身上。“王爷觉不觉得,这个惊华姑娘好像也有问题?”朱高煴望了一眼还在昏睡着的惊华。“这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只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就好。她若是问你,你就说是我让你守口如瓶。”贺虎点了点头。“可是,留她在身边,就等于是养虎为患……”朱高煴笑了笑。“有可能是养虎为患,也有可能是放长线钓大鱼。”贺虎不再多说什么了,带着手下人退了出去。偌大的房间里面就只剩下朱高煴和惊华两个人。朱高煴仰在床上闭目养神。脑海中的神灵又开始不安分了。“王爷这步棋走的有点险。”“就是,刚才那香味道太浓,若不是因为你之前服了很多其他药,和香气里面的毒相克,恐怕解药也不能让你保持清醒。”“这个女人胆大心细,动手之前就先想好了让自己置身事外的法子,可是很不好对付。王爷不该留她在身边。”朱高煴笑了笑。“如此天姿国色的美人,杀了岂不可惜?留在身边,就算是用不着,每天看着也赏心悦目啊。”秦始皇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唇角翘的高高的。“见过好色的,没见过你这么好色的。”诸葛孔明却是洞悉了他的思。“王爷难道是怀疑,刺客虽然是和朱瞻基脱不了关系,但是,也许并不是他本人派过来的么?”朱高煴没有否认。“我那个侄子我是了解的,有点小聪明,但是布不出来这么缜密的局来。”不只是朱高煴这么看朱瞻基,朱棣也是这么认为的。从朱高煴的府邸回来之后,朱棣就叫人去查了朱瞻基身边的幕僚。此时此刻,手下正在和他回话。“回陛下的话,我们查了一下,皇长孙身边的幕僚很多,长孙平时和他们大都在一处,倒是有两个年长的,很得皇长孙器重,但是这两个人人品都还不错。”朱棣微微皱着眉头。“刺客的身份有没有查清楚?”手下侍卫摇了摇头。“没有,但是……”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些话难以出口。这让朱棣的脸色愈发难看起来。“有话快说。”侍卫迟疑了一下,继续说下去。“皇长孙在城郊有一幢房子,里面有府里的下人,专门负责管理附近的庄子。有人说,那里,关了很多的人。”“那些人除了在农忙的时候可以去田里,其他时间都是被关着的。”“农闲的时候他们好像就做织补,城里的一个布坊,都是由那边供给的……”朱棣的脸色已经有些阴沉了。哪怕是府里的下人,或者是庄子里的佃农,都不能被完全限制自由。朱瞻基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手下人撺掇他这么做的,还是他自己就想这么做?那些人的身份一定不寻常。侍卫见他不吭声,自然也不敢再出声。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棣才冲他挥了挥手,示意他退出去。侍卫退出去之后,大殿里面就只剩下朱高煴和郑和两个人了。表面上看朱高煴在闭目养神,但是事实上,他正在推演,他这个皇长孙。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推演的结果都会有一点点的差别,但是变化不会很大。这一次推演下来,显示朱高煴的人设和以前很不一样。“朱高炽生了一场病,皇长孙为了表示孝心,请了一个郎中帮忙看。”“结果回去之后,心性大变。”“他开始清除异己,广招幕僚。而且开始收买朝中大臣。”“他甚至于开始对自己的几个叔叔有了疑心。”……朱棣这么一推演,整个人都震惊不已。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自己的这个长孙心性大变?难得,那个郎中看出来朱高炽是个短命之人了吗?可是,御医院那么多厉害的御医,怎么都没看出来?反倒是给一个江湖郎中看出来了?若真是如此,就该把这个郎中请回来,让他好好给朱高炽调理一下才行。朱棣忽而又想起来了那个神医鬼樱。也不知道这个鬼樱现在去了哪里?他的医术应该比那个郎中更厉害吧?胡思乱想着,朱棣张开了双眼,吩咐身边的郑和。“你派两个可靠的人,查一下皇长孙前阵子招进府里的那个郎中现在何处,还有之前的神医鬼樱,查到线索之后,要不惜一切手段把他们带回宫里。但是务必要对外保密。”郑和一脸的懵啊。刚刚那个侍卫可没有提及皇长孙请郎中的事情。皇上是怎么知道的?自己一直有留意皇长孙那边的,对此也是毫不知情啊……不过郑和无论如何是不敢刨根问底的。他拱手施礼。“是,陛下,微臣马上去查。”朱棣依旧眉头紧皱。“郑和,你说,皇长孙这个人心性怎么样?”郑和脸色难看。皇上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这叫自己如何回答是好?世人人人皆知朱瞻基是朱棣的心头肉。不要说自己是一个外臣了,就算是自己是皇亲国戚,也不敢说皇长孙半个不字啊。但是被问到头上了,不回答也不行。他迟疑了一下。“皇长孙聪明绝顶,是陛下所有的孙字辈当中最出色的一个,而且孝心可嘉。陛下为何有此一问?”朱棣摇了摇头。“人人都说,身居高位者最怕的就是身边无人可以直言。朕以前并不觉得,因为朕觉得自己可以明察秋毫。但是现在朕不那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看错人的时候。”郑和愣了一下。随即他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臣知罪,臣愚钝……”朱棣没有让他起来。“郑大人,朕一直待你不薄,把你当成是朕身边的左膀右臂。所以朕想听你一句实话,你觉得皇长孙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他平时,有没有仗势欺人?”郑和摇了摇头。“陛下既然这么问了,臣就只能直言不讳了。皇长孙倒不至于仗势欺人,但是,有的时候疑心未免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