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信心(第三更)
第106章信心(第三更)魏刚现在立地退休,也是待遇极高,份量之重,足够他跟张浩南这个后生家作出重大承诺。当然,魏刚并不是以老干部的态度跟张浩南沟通,而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身份跟张浩南交换意见。“我吃亏就吃亏在没有文化上,你是保送生是吧?”话题一转,魏刚聊起了张浩南本身。“对。”“那成绩肯定蛮好啊。”“还可以,原先在班级里中游吧。”“念哪个大学?”“两江工业。”“噢,在建康,蛮好,工科院校。那为什么念外语?翻译够数就好,多了没卵用的。老早领导来视察,吃饭的辰光也说的,做翻译的饭桶最多。有政治眼光和头脑的太少,屁股坐自己国家的也不多。我从来对待翻译就是给钞票,当扁担用用正好。”“……”张浩南寻思着糟老头子这话要是传出去,不知道多少学外语的要骂死你。不过他也好奇:“大领导还会这么说话?”“那怎么不能?也是人啊。”魏刚笑着道,“早先高速路口的口号,就是他题的字。他自己就会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说话不比小瘪三有道理?”“时代在发展,朝后环境好了,肯定会变的。”“哈哈哈哈哈哈……听听就算,思想定型,除非国家实力突飞猛进,否则是不可能的改变的。我这样讲,也是怕你跟那些人一样,不过看来应该问题不大。”“过个十来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倭奴,应该会好一点。”“十来年就想超过?!小倌真是异想天开,工业产值差距有多少大晓得?”魏刚摇摇头,“我考察过大阪、京都还有名古屋的,产业分工明确,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程度极高,普通家庭的收入,来沙城就比乡下老板强不知道多少。我相信国家实力肯定会超过,但十来年……天方夜谭。”“十一年,超过。”“哈哈哈哈哈哈……”魏刚顿时大笑,“蛮好,可以确定伱不是只会放洋屁的翻译。就是要有这种劲头,我年纪大,可以不敢想,年纪轻的就要超过年纪大的,敢打敢拼更要敢想。”两人聊得挺高兴,让魏刚的一众老部下都是惊奇不已。换了一条腿跷二郎腿,魏刚接着道:“说来说去,想要超过只有靠工业,前几年跑姑苏开讲座的什么经济教授,一开口就是服务业,老子服务恁娘个婊子,饭也吃不饱服务鬼啊?只有工业产值先做起来,服务业自然而然会有的。你看松江,什么不能造?”“松江首先是工业城市,其次才是金融城市旅游城市,只是包装城市的名片,用工业差点意思,少了人气。外滩的风景,来做名片,刚刚好。将来沙城吹牛逼,也要吹城市的风景,肯定不吹产多少钢,卖多少货。”魏刚有信心中国在总产值上超过倭奴,但他并不认为十来年就能见到,他觉得自己到死应该也看不到。对此张浩南不做辩解,毕竟重生前他在读大学的时候,还不如魏刚这般坚定。这大概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含金量?之后,魏刚跟张浩南聊的就是关于罗斯国出口的判断,张浩南认为罗斯国内部的腐败无法解决,因为这是个系统性问题。包括现在的政治强权瓦洛佳本人,也是一屁股的屎,怎么能指望一个利益寡头集团,去大义凛然地完美替代另外一个寡头集团呢?所以,张浩南确定未来一二十年,除开石油这种特殊锚定物,其余都有的搞。他国的资产贱卖,张浩南不会去心疼,魏刚显然也是这个态度。便宜别人还不如便宜自己。“但有一点你考虑过没有,混乱的资源变卖,是不可能长久的。混乱期会因为交易量的增加而缩短,因为收益会倒逼他们内部利益山头兼并,最后就会趋于统一,最后就是演变成公对公,甚至可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国际贸易。”“所以要趁着这几年,抓紧时间大量吃进,原材料囤着也没损失。那个罗斯国的瓦洛佳就算上台,起码也要先来一次‘论功行赏’,三五年时间总要有的。”“有道理。”魏刚若有所思。“而且跟以前的‘倒爷’不同,我们所有交易可以见光,至少名义上都是在法律框架之下。”张浩南从阿列克谢的商贸团组织成分,猜测如果不是自己的重生乱入,大概大量有很多钱没很多权的罗斯国中低层官僚、商人,会在这场瓦洛佳掀起的低烈度“清洗”中完蛋。会不会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且先不提,至少大量资本被瓜分是肯定的。而现在,瓦洛佳给出的“洗心革面”有了期限,同时他们也找到了稳定且具备信任度的渠道,命运就发生了扭转。“所以明年那个欧元计价,其实也是为了方便换货?”“这是对方提出来的,可能跟罗斯国明年的政策有关。对我们来说,只要不是卢布,是阿美利加元还是软妹币,没区别。”“国资公司入股你没意见吧?”“没有,有这个靠山,很多不能做的事情,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做。再说又不参与管理,我能有什么意见。赚钱是硬道理,吃独食赚得未必有一起发财来得多。”“我也是想寻个保本增值的渠道。”魏刚说罢,又提醒道,“不要随便转移资产收益。”“放心,审计局直接住公司也没问题。”张浩南颇为得意道,“我厂里工人全部有保险的。”“哦哟,可以。”听张浩南这么说,魏刚有些意外,“那你用人成本有点高啊。”“赚得少一点点而已,再说我做的是高附加值加工,不是随随便便卖肉卖菜。用人开支就算占四分之一也还是有得赚,我利润很高的。”“有点翘硬。”魏刚接着又问到了张浩南的分红细节,然后敏锐地察觉到张浩南的真正想法,点点头道,“你把你大队里的人捆绑在一起,的确是很好的手段。而且拉一批打一批,这样以后把不听话的拉进来,也就听话老实了。我以前做副市长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糟老头子你说得有点直白啊。“不过你觉得这个模式能做大吗?”“有限,上升不到乡镇这个单位,也就一个村可以。”“我也是这样判断的。人数过万,智力减半,再聪明的人也会变成乌合之众。”魏刚又听完了张浩南一系列操作,包括不限于王爱红带着物资去支援家乡。“噢?原来王爱红也是你的人?”“对,他早先是糖烟酒公司的,人不错,能力也可以,最重要的一点,这人记得住谁对他好。”“等他回来,我会让人着重宣传他的。”“多谢多谢,这样就省了我不少钱。”“任何时候典型、模范、榜样,都是很重要的。”说罢,魏刚便道,“过去开会吧,估计他们也看得差不多了。”“好。”张浩南起身,让魏刚先行。各自落座之后,气氛又是一转,变得相当正式和严肃,毕竟这涉及到的不是一块三毛五,而是几千万上亿,差一个点就是不知道多少人半辈子的收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