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祝各位读者情人节快乐……中亚集团军全称第5装甲集团军,从中东集团军改编过来,后与土耳其部队协同组成集团军群,舍尔纳替代的是隆美尔集团军群司令官的职务,但由于土耳其部队目前相距甚远,因此舍尔纳实际指挥的是一个集团军。霍夫曼对他信心很足,不但比所有人都强,某种意义上甚至比舍尔纳自己都强——历史上库尔兰战役的指挥官,能带着一批残兵败将打到1945年5月,怎么可能不强?所以他也不关心舍尔纳具体用什么战术,这不是一个元首该思考的问题,反正他也不会。集团军主力原先位于比什凯克、杜尚别、塔什干三座城市围起来的三角地带中心。在12月份红军发动进攻前夕,已持续进行战略收缩。集团军完整序列兵力除总部机关、相关警卫部队、虎式重装甲营、重炮兵部队和其他直属部队外,主要包括大德意志师、第15装甲师、欧根亲王山地步兵师和第一山地步兵师(雪绒花师)4个师,另外还包括德国第一伞兵师和意大利伞兵旅(注:如不包含伞兵部队,则专称中亚集群以示区别)。在舍尔纳走马上任后,中亚集群上下立即紧锣密鼓地收拢部队、构筑工事、囤积物资等待苏军到来,从上到下的指挥人员抱有充分信心,对即将到来的惨烈厮杀并不放在眼里。除舍尔纳以外,霍夫曼对中亚集群的指挥班子感到非常满意:集团军级司令官是赫尔曼-巴尔克上将,原先的大德意志师师长,拥有丰富的装甲战特别是突击进攻经验;集团军群参谋长是高斯,熟悉整个集群的全部情况,而且为人细致缜密,舍尔纳接触过之后非常欣赏,并不因为他是隆美尔的长期搭档而有所想法。在师一级指挥官中同样是将星璀璨,接任大德意志师师长的是在巴库战役中有突出表现的温克中将——第三帝国覆灭时希特勒问温克在哪里就是他,15装甲师是转战非洲、屡立战功的瓦尔斯特中将;担任欧根亲王师师长的奥托-库姆也非泛泛之辈——当年纽伦堡审判本来有他一份,这哥们居然从达豪监狱越狱成功,直到1995年才重新露面,狡诈程度深得霍夫曼欣赏——他现在对老派而刻板的容克军官越来越看不顺眼,动不动就打发他们去后备军坐冷板凳;只有第一山地师稍微麻烦点,原来的师长赫伯特-兰茨中将因为与密谋集团有染,被霍夫曼查明后判处死刑,师长由瓦尔特-里特尔-冯-格兰伯霍芬-施泰特纳中将担任,指挥能力与其他人相比略逊一筹,但舍尔纳本人却是山地步兵出身,因此最后一块一块短板也补上了。用霍夫曼的话说,这样的指挥班子,要进攻有进攻,要防守有防守,要装甲突击有装甲突击,要山地战有山地战,简直是——完美!他很快就从前线情报中得知苏军指挥官是朱可夫本人,认为足以给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火星行动中朱可夫不就在莫德尔那里撞得满头是包么?从12月上旬开始,朱可夫以斯大林拨付的6个全新组建的近卫坦克旅为先导展开凌厉攻势,目标是希望将中亚集群兜住或一分为二,其中2个坦克旅全部装备红军刚刚生产出来的IS-1重型坦克,每个旅拥有58辆,另外4个旅则装备了历史上根本未曾出现过的量产型号——T-43/85,即在T-43增强防御的基础上安装与IS-1一样的85mm火炮,形成了T-43/85新型号,比起T-34/85机动性略有下降但防御力提高了。12月7日,红军钳形攻势的左翼攻占了塔什干,并迅速派出骑兵部队进行侧面迂回;9日,红军钳形攻势右翼出现在撒马尔罕,同样试图进行侧翼迂回。舍尔纳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往预定防御阵地突入。12月15日,在巴尔克指挥下,由大德意志师和第15装甲师两个师的装甲部队连同总部辖制的2个虎式重装甲营用闪电进攻法回身打了一次令苏军措手不及的短促突击战,干脆利落地吃掉了红军冒进的2万多兵力和2个近卫坦克旅,自身伤亡堪堪2000出头。本来德军的胜利还要来得更容易些,但令德军感到比较诧异的是红军新投入的坦克,让他们费了不少劲。IS-1坦克是他们遭遇过的最好的俄国重型坦克,防御力、攻击力不如虎式,但机动性超越之,打起来非常吃力,4号们根本啃不动;而红军更多的T-43/85也给德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但4号被全面压制,虎式被摧毁的几率也上升了很多。哪怕凭借精锐的坦克兵,再也打不出1:6、1:8的交换比,短促突击的优势也就介于1:3-1:4之间。好在1943型编制装甲师威风凛凛,再加上虎式重装甲营威名远扬,德军还是干脆利落地干掉了两个精锐的近卫坦克旅,一个装备IS-1而另一个装备T43/85——朱可夫把斯大林给他的近卫军折损了三分之一。交手结果同样也吓了朱可夫一跳,他没想到已是新式坦克编组的部队依然不堪一击,更没料到德军1943型编制的装甲师居然如此硬朗,10万兵力加400辆坦克不但兜不住这两个装甲师,反而被人虎口拔牙干掉了2万多部队,仿佛脸上挨了重重的一耳光,火辣辣地疼。12月23日,德军打完苦盏阻击战向后撤退,红军又损失了3万多兵力加200余辆坦克,其中有近100辆是被德军预先埋伏的88mm高射炮给摧毁的,同时装备88mm坦克炮的突击者坦克歼击车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德军自身伤亡将近5000,坦克减员50多辆。现在德国可比历史上阔气的多,不但有东方省的钨矿支持,还从日本手里弄到了大量的钨(主要是中国方面向日本购买军火提供的物资),钨芯穿甲弹敞开供应,知道红军投入新的重型坦克后,所有车组第一反应就是加大钨芯穿甲弹的比例。12月31日,双方在科尼博多姆进行激战,欧根亲王山地步兵师和第一山地步兵师利用锡尔河、天山、吉萨尔-阿赖山的特殊地形和屏障,给红军上了生动的一刻——整整4个追击心切的骑兵旅掉入德军预先准备的伏击圈,在密集的机枪和火炮面前损失殆尽,人、马的血将锡尔河染得通红,随后注入凯拉库姆湖,又在几天后因温度骤降而结冰,看上去闪耀着奇异的红光。红军由此结束了机动战,一头撞上了德军严阵以待的第一道防线,一道拦截在盆地口的坚固防御线。望着这个巨大的盆地,朱可夫开始犯难了。因为德军挑选的最终交战地是浩罕盆地,或称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Valley),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地区。盆地是一个锥形口,越往里面越宽,但瓶口只有不到70公里的宽度,中间最宽处也只有170公里,两侧全是山地,重装备和坦克根本过不去,本来轻步兵还有点机会,但现在正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时节,他手下只有不到一个旅的滑雪部队,搞点偷袭还可以,正儿八经交战实在勉为其难。更麻烦的是,整个盆地因两侧山脉挡住了寒冷气流,气候与外界截然不同:温度相对比较高,哪怕最冷的季节,最低温度不过就是零下5-8度,通常平均气温都在零上,在外面一片冰天雪地时,费尔干纳盆地里依然一片生机盎然、绿意盈盈。“这事情麻烦了,难怪德国人这么有恃无恐地逗留在中亚地区,原来他们找了这么个地方准备躲起来。”“我们的人还能渗透进去么?”“小分队当然没问题,但大部队不行。”“那就派小分队进去破坏,配合主力展开作战。”想得是非常不错,但一问下面才知道没那么简单,整个盆地一共生活着将近300万民众,全是中亚人种,几乎没有俄罗斯人,当地的独立势力早就被基层党组织和行政机关破坏掉了,摇身一变都成了独立分子——换而言之,布尔什维克的小分队进去马上要面临300万人的汪洋大海!连保密、保命都难以实现,如何谈得上配合大兵团作战、强化本方效果的事?现在摆在朱可夫面前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强行进攻,以命换命,迫使德军后退,步步推进;第二,监视并持续等待,让德国重兵兵团因为粮食等军需物资耗干净后不战自溃。无论哪一个都不好选,但斯大林严厉催促进军的电报已发来了——通报了美国方面对于援苏物资的后续处理意见,要求他尽快吃掉这10万德军以及几十万分裂、反叛势力!。很多时候,军人的悲哀在于总要去打一场他不太希望去打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