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嫡子

第七百三十七章 西出阳关【大结局】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4117 2024-11-02 21:18

  越明年。大明改元。乃永盛元年也。帝国新元,普天同庆。而在距离帝都万里之遥的西域故地,却是兵戈阵阵,旌旗招展,战马嘶鸣,火炮隆隆,兵甲磨刀。出了嘉峪关,便算是到了西域这片脱离中原掌控数百年的故地。再出玉门关和阳关,便可吟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诗篇了。大明集结了二十万精锐之师,终于是第一次开出关西七卫,踏足这片古老却依旧蕴藏着无限活力的戈壁土地之上。千里戈壁,大漠飞沙。在遥远的天际线上,是终年盖雪的天山山脉,将西域分割成了南北两方。天山东南侧,已经被风沙侵蚀的不成模样的旧日高昌故城,无力的屹立在火焰山下。不论是突厥人还是蒙古人,都是不会治沙的。离着高昌故城东边不远处的库木塔格沙漠这些年里,正在不断的向着西边侵犯。若不是有白杨河、哈尔甘孜郭勒河、喀让郭勒河,这三条发源于天山山脉的冰川融雪河流滋养,恐怕整个吐鲁番地区早已被风沙吞噬了。此时正值日出时分。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朝阳如火,透彻的洒在戈壁滩和绿洲上,也同样印在了远处的天山山脉上。整个火焰山从东到西,分别被三条沟谷切割开。而在离着高昌故城最近,位于火焰山最西侧的黑沟沟谷里。正有一支着甲驾马的大军,沉默的踩着被风吹进谷中的沙土,缓缓的压向高昌故城方向。随着大军的缓慢移动,太阳也渐渐洒在这些沉默着的士兵身上。数万骑兵皆着软甲,头脸亦为面甲遮挡,黑洞洞的眼洞里,透着渗人的煞气。在骑兵之后,便是中军本部,步兵营、炮兵营、枪兵营、弓兵营的士兵们,沉默的踩在地上,在山谷中从朝阳的分割线里走到阳光下。而在火焰山中部的沟谷中,则有另一支大军有条不紊的前进着,准备在高昌故城方向和中军汇合。几队斥候,已经在无人知晓的时候,爬到了火焰山的高处,手持望远镜向着四周观察着。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这些斥候就会对天空中发出讯号。而在火焰山北侧,一只巨大的热气球,也在快速的膨胀着,继而缓缓升空。数百架铁甲蒸汽车,则是开向火焰山西北侧,准备控制火焰山和天山之间的这段喀让郭勒河地区,防止敌人从这个方向绕后,袭击大军后部。大军有序的从火焰山东侧穿过,开始向着吐鲁番靠近。而在另一个方向。一支同样庞大的军队,早已在交河故城方向的大营中成群涌出。这一支军队的人数,远比从火焰山方向出来的明军更多。人数不下三十万人。但是,这三十多万人组成的大军,却显得杂乱了一些。各色的军旗高低大小不同。每一面旗下的士兵也穿着不同的军服,拿着不同的兵器。甚至于是同一面旗下的士兵,也能穿着不同的军袍,拿着不同的武器。这似乎是一支从各方整合起来的大军。但是在这支大军的中部,却有一支人数高达三万的精锐骑兵。这些骑兵的身上有着西域稀缺的铁甲,就连这些士兵身下的战马,前半部分也披上了甲片。三十万人的大军,尽出从大营中涌出,很快就分成了三个大阵。中阵直直的向着吐鲁番城东边的明军过去,左翼则是在向喀让郭勒河方向前进,准备将明军的后方切断。而在右翼,则是以一支各方组成的骑兵为主,似乎是准备在后续战争打响之后,从侧翼搅乱明军的阵型。双方都清楚对方的阵型和重点在什么地方,也都清楚对方的战略意图是什么。而双方也同样保持着战争前的安静,各自做着最后的准备。日头渐升。两军已经能够到了各自肉眼可见的范围内。明军先行停了下来。骑兵开始成群的在阵前奔跑起来,似乎是在为大军壮胆,却让战场上扬起了一阵尘土。在以帖木儿大军为主的方向军阵之中,则已经看不清明军骑兵之后的军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而在明军阵前,由骑兵们扬起的尘土后。一门门火炮被战马拉到固定位置。足足千门火炮,在军阵中组成了一个品字形,将大军在火焰山前的三个方向防守住。一箱箱的炮弹被后勤营的士兵运送到火炮阵地上。直到午时。双方战争前的所有程序,方才准备完毕。早早就填饱肚子的双方士兵,并没有准备在这个时候用餐。一切,都要等到战争结束,才会进行结算休整。风。从南边的大漠戈壁上吹来,夹杂着无尽的沙土,吹在人们的脸上。风沙从明军士兵的面甲上刮过,阵阵作响,然而除了风沙声,便只有战马不安求战的嘶鸣声。号角声响起。鼓声大作。每一次的鼓声,都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将周围的风沙带起一层层的涟漪,漂浮在半空中浮动着。战争。以帖木儿的大军最先出动,而开始。遮天蔽日的箭羽,从帖木儿的军阵之中飞跃而起,破空飞行。而弓箭之后,则是成群结队早已蓄势待发的骑兵。帖木儿的意图很明显。先用弓箭搅乱明军骑兵的节奏和阵型,再以自己傲视整个中东西域的骑兵,直冲明军大阵。配合南侧的各方联军骑兵从侧翼进攻,彻底搅乱明军大阵,最后就是到了绞杀明军的时刻了。然而。变化在下一刻便突然出现。明军阵前的骑兵,忽然之间便向着南北两侧撤离,当帖木儿的箭羽落在地上的时候,明军的骑兵已经撤离了此地。当骑兵们带起的烟尘缓缓落下之后。那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直接就出现在了已经发起冲锋的帖木儿骑兵面前。停止。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要么勇往直前,争夺了最后的一线生机和战果,要么就是被明军的火炮撕裂粉碎。只是。在天山之下,火焰山前。大明帝国的皇太子朱允熥,身披重甲,手持长刀。他缓缓的将头盔上的面甲放下。长刀高高竖起,然后缓缓的向前压下。“开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