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

  

  “皇爷,喝些茶吧。”

  魏忠贤捧着茶盏,对伏案忙碌的朱由校低首道。

  “什么时辰了?”

  朱由校放下御笔,轻揉发胀的太阳穴。

  “回皇爷,已至辰时三刻。”

  魏忠贤将茶盏放到御案,踱步走上前,小心的替朱由校轻揉肩膀。

  过得真快。

  朱由校端起茶盏,眉头微皱,没有做多少事情,时间就悄然流逝了。

  “宫禁解除后,外朝有何动静?”

  朱由校喝了口茶,看着御案上所摆,向魏忠贤询问道。

  为了将内廷清扫干净,紫禁城连续多日进行宫禁,朱由校不用多想,就知外朝必然人心浮动。

  “禀皇爷,通政司堆积不少奏疏,司礼监已派人收取。”魏忠贤低首道:“其中有不少奏疏,是规谏……”

  “留中。”

  朱由校放下茶盏,“凡是涉及内廷的规谏奏疏,不必呈到御前。”

  “喏。”

  魏忠贤忙低首道。

  做大明的皇帝不易,每天有批阅不完的奏疏,解决不完的军政,可就是这样,每当遇到事情时,就会有很多规谏奏疏涌来,翻来覆去的围绕某些核心论点,指明天子的过失,希望天子能够采纳改正。

  朱由校可不想看这些规谏奏疏。

  彻底清扫和掌控内廷,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倘若内廷漏成筛子,什么事情外朝都能获悉,那他还有秘密可言?

  “叫骆养性进来。”

  “喏!”

  看着魏忠贤离去的背影,朱由校神情有些凝重,这几日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想要做成些事情,必须要有人才行。

  不管是在任何时期下,权力都是逐级递减的,即便他是大明天子,掌握着至尊权力,但想要越级做事,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朱由校想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颁布的政令绕开外朝有司,离开京城派发地方,究竟有多少会真心遵循?

  或许有,但很少。

  甚至时下的大明,恐怕有不少地方,都不知国朝又换新君了,毕竟大明幅员辽阔,靠落后的驿传体系,想实现信息更迭是不现实的。

  “臣骆养性,拜见陛下。”

  “免礼吧。”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着走进的骆养性。

  “有件事情要卿家去办。”

  朱由校拿起一封名单,“卿家从锦衣卫前所调派些人手,奉密谕离京,将朕所列名单上的人,悉数传召至京城来。”

  “臣遵旨。”

  骆养性忍着惊疑,忙作揖应道。

  朱由校将名单递给魏忠贤,魏忠贤躬身接过,随后朝骆养性走去。

  针对时下困境重重的局势,朱由校必须着手破局,且这个破局,不止局限于朝堂,更涉及到其他领域。

  大明传承到现在,其实各种矛盾已经很尖锐,堵不如疏,想要延续明祚传承,就必须要解决核心问题。

  这就需要有大批人才,能参与到朱由校的谋改中,一边博弈对抗,一边维新变法,唯有这样方能破局。

  骆养性拿的那份名单,是当前大明在火器、天文、地理、农业、机械等领域,有着相应建树,却没有得到重用的人才。

  宋应星、焦勖、孙元化、王徵、徐霞客……

  “对待这批人才,要给予绝对的礼遇。”

  朱由校看向骆养性,语气严肃道:“要是敢叫朕知晓,期间有谁敢做什么,那就休怪朕不客气!”

  “臣明白。”

  骆养性忙作揖应道。

  朱由校越是这样说,骆养性越是好奇,天子要传召的这些人,到底都是什么来历,竟然天子这般重视。

  “在这份名单的最后,是一批西洋传教士。”

  朱由校继续说道:“卿家南下江南时,可派人去杭州、壕镜等地,将他们聚拢起来,秘密赶赴京城。”

  “臣遵旨。”

  骆养性再拜道,可心里却生出波澜,好端端的为何要找西洋传教士?

  “下去吧。”

  朱由校聚拢西洋传教士,就是想通过现有的西学体系,来有效拓宽东学体系,当然朱由校也清楚,该时期下的大明,在不少领域依旧保持领先,但是重儒的思潮,使得不少人才没有发挥才华的地方。

  前来大明传教的那些传教士,除了想刺探大明的情报外,也通过民间交流吸取这些先进理念,并有效融入到他们的体系下,这就是欧罗巴各国最可怕的地方。

  野蛮掠夺加无耻剽窃,使得他们逐步通过大航海崛起。

  朱由校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开启一场思潮大解放,让大明可以实现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今后踏足大航海夯基础!

  “朕让司礼监拟的那些中旨,都拟好了没有?”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魏忠贤说道。

  “禀皇爷,都拟好了。”

  魏忠贤忙低首道。

  “挑选一批可靠的宦官,叫他们离京赶赴各地,颁布这些中旨。”朱由校神情严肃道:“另外离京的这批宦官,期间不能暴露身份,谁要是敢招摇撞市,在地方闹出民怨,一律凌迟!”

  “奴婢明白。”

  魏忠贤作揖行礼道。

  “去落实此事吧。”

  相较于骆养性负责的事宜,司礼监拟的那些中旨,针对的群体就更具针对性,像商丘知县孙传庭、洛阳知县陈奇瑜、南京兵部主事梁廷栋、历城县令吴阿衡等一批人才,朱由校要召进京来。

  思潮大解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较长时间的沉淀,是无法看到成效的,但摆在朱由校面前的,是东林党势起、党争不断加剧、辽事危急、灾害频发、财政崩坏的复杂局面,更何况时下不少东林党人,正在赶赴京城。

  想要有效干预和插手朝政,将党争有效压下去,朱由校必须要有人能用,朱由校是奉诏即皇帝位不假,但在朝堂,在地方,都没有属于他的帝党班底,这是一個很不好的现象。

  倘若没有可倚重的人驱使,就算通过一次次博弈对抗,将一批批空谈误国的家伙干掉,那空缺的位置谁来填补?

  “大明不能再继续乱了,必须要稳下来才行。”朱由校坐在龙椅上,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想要让大明稳下来,权力构架就必须完善,内廷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要直面外朝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