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春秋江湖,确实乱成了一团。公元前718年前后的春秋列国,真需要我们好好提一提了,鲁国的春秋,绝对不是由鲁国独自可以掀起风云来的。
首先是周王室。周天子现在已经是周桓王了,周平王末期,与王朝卿士郑庄公开始有了矛盾,周平王想要分郑庄公在王朝的权力,郑庄公火大了,抢了王室的粮食。
周平王却忍气吞声,最后服软于郑国,与郑国居然搞了一个人质互换,把太子送到郑国新郑为人质,郑国把世子送到王朝都城洛邑为人质。
也就是说,周平王创造了一个将自己等同于诸侯的历史,这样的周天子,还有什么权威可言?王室威信严重受到影响。
那这个时期在中原最咄咄逼人的郑国呢?
郑国俨然成了中原新贵,手中有可以调动天子王师的特权,四处扩张,已经吞并了好几个诸侯,地盘迅速扩大,郑国的影响力和军队战斗力都是相当强的。
郑国在中原的迅速崛起引发了传统中原诸侯的警惕,对郑国敌意最重的便是宋国。
宋国是一个老牌中原强国,一贯以中原大国、周王朝尊贵的宾客自居,打心眼里瞧不起郑国,现在更是看不惯郑国。
宋国的支持者非常多,卫国、陈国、蔡国、许国、戴国、曹国、南燕国等都在宋国的势力范围内。
本来,郑国在中原地区折腾,大家就是警惕着而已,但自从郑国与王室有了矛盾后,宋国就认为郑国开始失去天子的支持了,于是明着暗着给郑国下绊子。
郑、宋两国结上了怨,那中原还有太平日子吗?
公元前719年,卫国为转移国内矛盾,联系了宋国。
宋国立即响应,两国号召组成了卫国、宋国、陈国、蔡国、鲁国等五国联军讨伐郑国,包围了郑国都城新郑。
但是郑国国君郑庄公谈笑间便解决了这次危机,于是郑国的报复也来了。
郑国的报复首先冲着卫国来的,当时的卫国刚刚发生了弑君事件,国内大乱。
郑国讨伐卫国,抢掠了卫国边境一些城邑。
卫国也算是地区老牌大国强国,当然咽不下这口气,立即联合了南燕国讨伐郑国。
郑国与卫国、南燕国这三国在制邑开撕了,历史留名的北制之战打响。
结果,春秋初期第一名将郑庄公利用灵活的战术,采取诱敌深入、前后包抄等,大败联军,其中还几乎全歼了南燕国军队,把这个南燕国打得最后基本没在春秋江湖再露过脸。
这场战役,郑国拉拢了郕国参与作战。郕国与邾国一样,都渴望一件事,那便是希望获得周天子的爵位封赏,哪怕是提拔到子爵都无所谓。
只要有了爵位,便可以摆脱附庸的地位。
以前成为鲁国的附庸,也就是看着鲁国的政治地位高,在周天子那里说得上话。但是几百年过来了,你鲁国就是故意不解决自己的爵位需要问题。
现在,郕国看到了郑国的政治地位,完全不是你鲁国可以比得上的,人家那可是能够随时调动王师的卿士,而且显然天子都是有些听命于郑国的样子。
那就把希望放在郑国身上,自己跟着鲁国一直没得到一个爵位问题的解决,那跟着郑国,说不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郕国就这点要求,急需要地区诸侯支持的郑国当然给予了口头表示,具体得看郕国的实际行动。
于是,郕国加入了郑国一方。
郕国的参战,令鲁隐公紧张了一把,因为这个郕国其实就是鲁国的附庸国。
按理,鲁国的附庸国参加征伐,必须经过宗主国鲁国的同意。但郕国显然没有实施这个报批程序,鲁隐公心里很不高兴。
卫国打不过郑国,但你小小郕国居然也来惹咱大卫国,那还不教训一把?
于是,北制之战后,卫国立即侵入郕国。
郕国是鲁国的附庸国,你卫国直接侵略郕国,经过我大鲁国同意了吗?你卫国这是根本没有把咱鲁国放在眼里啊。
鲁隐公虽然对郕国私自参与郑国行动很不高兴,但毕竟郑国是有着大周王朝卿士特权,郑国要求郕国参加,郕国估计也是必须要听命的。
鲁隐公对卫国当然就不满了。此时的鲁隐公已经基本确定自己的对外政策了,那便是想办法与郑国交好。
为何要与郑国交好?
鲁隐公看得很清楚,这个郑国确实是令人佩服的,五国伐郑,郑国毫无损伤,反而是卫国遭到了报复,南燕国基本被打残废了。
郑国还积极参与了晋国事务,居然帮着晋国曲沃氏狠狠教训了一把晋国公室。
郑国貌似有着很多的精力,公元前718年,教训卫国,打残南燕国,讨伐晋国,还没完,又开始讨伐宋国了。
但对郑国,要如何才能顺理成章的搞好关系呢?
历史上,郑国与鲁国根本就不和。想当年,先君惠公在位时,鲁国对郑国的态度与宋国一样,对这个从镐京京畿搬到中原的的郑国非常看不惯。
中原本来是好好的,但自从你郑国来了后,三天两头与邻国闹矛盾,到处打架,还吞并了不少诸侯。
当时鲁惠公对郑国非常有意见,你郑国纯粹就是一个挑事的主,一个扰乱中原秩序的小坏蛋。
自以为有两把刷子的鲁惠公干脆与郑国干了一架,当时率鲁军与郑军作战的正是现在的鲁隐公,当时的公子息。
鲁军与郑军在狐壤交战。一战下来,公子息这才发现郑军战斗力强悍得令人可怕。
郑鲁狐壤之役,鲁军不但大败,作为统帅的公子息还被郑军俘虏了。
好在鲁国毕竟是一个政治上的大国,在天子周平王的周旋下,鲁国最后拿出了大把的财物,将公子息给换了回来。
正因为见识过了郑军的厉害,鲁隐公摄政后,对郑国非常谨慎。
所以,公元前719年,当卫、宋两国邀请鲁国组建联军讨伐郑国时,鲁隐公作出了不掺和的决定。
但公子翬却不把鲁隐公放在眼里,私自调兵参加了五国伐郑。
也就是说,鲁国与郑国其实是处于敌对状态的。
那宋国呢?
鲁国与宋国在鲁惠公后期也干了一架,鲁隐公认为宋国国力强盛,象这样的传统地区诸侯之长的国家不宜交怨,所以摄政后立即采取措施与宋国讲和,双方还连续会面,订立盟约,已然是同盟关系了。
现在,郑国已经报复过了卫国,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郑国将要报复的是宋国。
作为宋国的盟友,宋国肯定要来请求援军的。自己该怎么办?
为亲兄弟公子允亲政,自己必须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到底是选择郑国,还是继续与宋国结盟,自己必须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