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他们肯定已经穷途末路
玉九儿来到君墨面前,笑盈盈道:“皇上,听说您前几日用炸药炸了大东朝狗皇帝的高墙,将那些不愿归顺东朝新国的灾民都送出去了?”
“对,朕还在离乌山口不远的道上也建了一道高墙,用来阻隔敌人进入,也不防止潜伏在我们这边的细作将这里的消息送出去!”
玉九儿仰头夸赞他:“做得好!狗皇帝不让我们出去,我们还不屑出去呢!这回,我们闭关自守,在西北逍遥自在。
等旱情过去,我们再创造辉煌,将我们的小国家建成世外桃源,气死那狗皇帝!”
“为了皇后的宏伟理想,那朕这个皇帝得再加把劲才行!”君墨垂眸凝视她,眼里都是宠溺。
玉九儿望着他疲惫的脸,心疼道:“您最近一直忙着,已经好久没有好好睡一觉,昨夜又忙一宿,歇息一下吧!
百姓们也得休息啊?”
“渔船上已经换人,大家轮流休息!倒是你,昨夜忙着找铜丝线,定也没睡,你快回去休息!
朕得在此守着,防止中海国人再次来袭!”君墨伸手抚了抚玉九儿厚重的黑眼圈,一脸疼惜。
玉九儿打了个哈欠:“轮船上有舱房,我们去仓房休息吧!您不睡我也不睡!”
拗不过玉九儿,君墨只好交代几句,和她一起去船舱休息。
两人一觉醒来已然日落西山。
外面传来百姓和兵将们的喧嚣声,和谐而安乐,演奏着动人的生活乐曲,听着令人身心舒畅!
玉九儿将脑袋往君墨怀里拱了拱,慵懒道:“看来中海国人还真没敢来,我们偷得浮生半日闲!”
君墨的沙哑的嗓音自她头顶传来:“白日或许他们生怕被人瞧见没有出没,太阳落山可就不一定了!该起床啦!”
“外面那么多兵,皇上且放心!再睡一会儿!”玉九儿搂紧他的腰,不让他起身,继续叨叨,
“开个国真不容易,幸好有父皇这尊吉祥物坐镇。
自从海军俘虏知道父皇还健在,也都全部投诚,否则这会儿码头肯定也不会如此热闹!”
玉九儿说着仰头问君墨:“如今,我们有近六十万兵力,中海国应该会有所忌惮吧?”
“中海国神秘存活于世上千年,不能小瞧了它!快起身吧,皇后!你不是还要创造辉煌吗?该起来干活啦!”
君墨往她屁股上轻拍两掌,玉九儿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穿衣服,嘴上还嘟囔着:“我这个皇后可真命苦!
别国的皇后每日想的都是如何讨皇上欢心,如何花枝招展,我却整日忧心百姓的口粮,可悲可叹啊!”
“九儿莫不是后悔了?”
“我有后悔的权利吗?时势造英雄,老天让我下凡渡劫,我岂能让它小瞧?”玉九儿抹了一把脸,恢复她的斗志,
“我要让我们的东朝新国屹立于四海列国之首,让老天都对我甘拜下风!”
君墨笑着哄道:“是,我的九儿是天底下最厉害的英雄,披荆斩棘协助夫君开国创业,可歌可泣!
后人定然会对你歌功颂德!”
接下来十日,出乎大家的预料,中海国人居然没有再次来袭?
大家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君墨继续用热气球偷偷从外面运了不少大米过来,东朝新国一百五十万人总算没有人饿死。
近来,大概外面的人都知道西北被封,猜测西北里面肯定已经饿殍遍野,所以,很多灾民宁愿去别的地方乞讨,也不愿意来这旱情最严重的西北!
没有灾民涌入西北,东朝新国的人口基本确定下来。
只是,老天依旧没有下雨,西北外面,许多人为此心焦不已。
那些崇拜玉九儿的人、没进入西北的黑风会杀手、西北兵将的亲朋好友、以及那些想投靠君墨,却还没来得及进入西北的人,他们在外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想送东西过乌山口却送不过去,只能在外面干着急。
大家都已经知道靖王在西北称帝,太上皇还在世的消息也悄然扩散开来,几乎天下皆知。
即便新帝极力否认,可很多人心里却有了想法。
然而,西北被封,存粮耗尽,里面的人该怎么活啊?
肖青青和谢诗儿结伴千里迢迢来到乌口山,想给玉九儿送点东西进去。
她们替骊山书院的师生给玉九儿带来心意,还雇了一个镖局拉来,却被告知:“想过乌山口,必须两手空空过去,甚至连换洗的衣物都不许带。”
闻言,肖青青和谢诗儿绝望了。
晚上回到客栈,肖青青满脸着急道:“怎么办?两手空空过去不是给他们添加负担吗?
前几日听闻明治帝还炸了我们这边的高墙,之后这边又起高墙,他们也没再有什么动静。
他们是不是已经饿得不行,连反抗都懒了啊?”
谢诗儿捂着脸哭泣:“眼看春耕已至,西北附近一直没有下雨,他们肯定已经穷途末路,进入绝境了!
玉九儿,你可是我们的榜样啊!你可千万不能死啊!呜呜......”
两个女子无计可施,在距离乌口山不远的云州府徘徊不肯离去,绞尽脑汁想办法送东西过去。
与此同时,黑风会各地杀手也是心急如焚,都在想办法将粮食送进西北给他们的总舵主。
在京城,有些支持君墨的官员甚至偷偷发起拯救西北的口号。
暗地里宣扬西北百姓的困苦,鞭笞新帝的恶行,只盼望道义能使新帝有所忌惮,放东朝新国一条生路。
就连新帝也在纳闷:“那么多灾民涌进去,为什么还没有动静?没有吃喝,他们为何不乱?”
他的亲信也一脸疑惑:“是啊!为何那么多人进去都石沉大海了呢?不会都饿死了吧?”
外面的人都在猜测东朝新国的灾民已经坚持不下去,很多人都为他们忧心不已。
殊不知,东朝新国的人此刻正悠然自得地自给自足呢!
中海国人自从被电流吓跑,已经足足有十来天没有来,他们不分昼夜电鱼,不分昼夜用海水造淡水,人人都能吃饱肚子。
荣军师很聪明,让百姓们上山挖蚯蚓等鱼饵来换海货。
百姓们没事就上山找鱼饵,乐此不疲,鱼饵多,换得的海货就多。
这鱼饵俨然成为东朝新国流行的“货币”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