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帝秦设计师

第93章 嬴政欲设咸阳大考(为暖阳大佬加更)

帝秦设计师 买土拨鼠的松鼠 3826 2024-11-26 23:11

  

  嬴政一直记得李念给他说过的大秦问题之一——缺乏足够的官吏,所以没法完全控制天下。

  既然缺,那就想办法填补!

  现在自己培养肯定是来不及了,那是一个长线的计划,只能先从外招,弥补一部分缺口再说。

  总不能视问题不见,干摆在那儿,放掉某些地方吧?

  昨日,之所以向李念问沛公、问可为他所用的大汉人才,便是嬴政琢磨出了一件事:

  汉朝初立时遇到的情况应该和大秦差不多,可能因为刚结束战乱,还要更差一些,但汉初是怎么度过这问题的?

  就算汉初是分封诸王,减少了中央朝廷的人才压力,但那些分封出去的诸王也得招人治理封地啊。

  也就是还是需要相当数量的官吏,并不会因为采用分封制就让治理天下所需的官吏变少了。

  这件事琢磨出来后,嬴政猛然意识到天下间的能人贤士不少,只是他们不为大秦所用。

  今日他提出这问题,便是在想能不能将这些在野遗贤挖几个出来,就算只挖出一个能用的,那也是解决了大秦一个人才缺口。

  “众卿有何谏言,尽可提出!”

  原来大王是觉得大秦的官吏太少,无法治理好天下,想求贤啊,众臣顿时明了。

  虽被嬴政先一步堵住了他要讲的复周礼、分封,但淳于越还是要发言,他道:“臣以为大王可仿燕昭王‘千金市马骨’之举,使天下人知晓大王求贤之心,贤才定会如‘千里马’一般主动上门。”

  李斯摇头道:“今非燕昭王之时,谁知招来的是贤才,还是别有用心之徒?”

  万一有心向六国贵族的人趁这机会混了进来,那就不好了,而当今天下,大多贤能之士都非黔首,与贵族有关。

  嬴政想起李念讲过的“启民智,开教育”,看来确实要在大秦用一用了,“开民智”虽有风险,但如今大秦的状况是人才不够,许多人才都在六国贵族那一方。

  他又想明白了一点大秦为何会二世而亡:忠于大秦的官吏不够,那必然会给六国贵族或亲近六国贵族之人钻了空子,让他们渗透掌控了地方,致使他的皇令不行,六国贵族敢大摇大摆在当地现身。

  那项羽和项梁敢跑去会稽看他,大概便是如此,说不得当地的大秦官吏还和这对叔侄相熟。

  这和后世王朝遇到的门阀世家差不多道理。

  你皇帝是天下之主又咋样,你没有足够的人才治理天下,最后还不得用我们的人?

  而用我们的人,那就得受我们桎梏,接受我们也参与天下这场游戏,成为一方规则制定者。

  ‘必须得自己培养贤才,不能让这等情况继续下去!’

  作为一名强势的君王,嬴政此刻有种被人卡住了脖子的感觉。

  李斯不知嬴政心中所想,继续道:“臣以为当用举荐之法,由各地官吏包括臣等举荐贤能,若被举荐者有罪,举荐之人当连坐论处。”

  话一说完,李斯便遭人反驳:“依廷尉之言,谁还敢举荐?”

  尉缭便是李斯举荐,若按李斯现在所说,历史上尉缭偷偷溜走,他应该被连坐处置。

  王绾道:“廷尉连坐之言虽不可行,但确有其理,如何确保举荐或招来的贤才有真才实学,又可为大秦所用?”

  听了会儿群臣发言的嬴政道:“寡人倒有一法,举荐也好,千金招贤也罢,寡人统统可以应允,但招来的贤才若要得封官职,须得进行考核审验。”

  “寡人准备于咸阳开一场大考,凡天下贤才皆可参与。”

  “寡人将会出题,由其等作答,择其中优者为官!”

  考试制度在华夏史上由来已久,但嬴政此刻提出的咸阳大考是从李念所说的后世科举所想到的灵感。

  一念通而万念通,嬴政突然想到了一个通过大考将人才从六国贵族那边争取过来的办法:授予在大考中优异者荣耀名誉,并将其等姓名传扬于天下。

  听李念说那宋朝科举有“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之言,说明那些参加科举之人也图名。

  到时,只要接受他授予的名誉,那这些人日后如果再想帮助六国贵族反抗大秦,就会为天下人所指:

  秦皇给了你那么大的荣耀,向天下宣扬你的名字,你却帮助那些六国贵族叛乱?

  呸!

  如果这些人接受了他的官职,那就更好了,就只能被名誉荣耀这条缰绳拴住,老老实实为大秦做事,若敢不尽心,便是不忠不义,为天下人所耻。

  嬴政刚将他咸阳大考的设想提出,王绾便道:“大王,此法虽可选拔出有真才实学之人,却无法选出会忠心效力我大秦之人。”

  嬴政笑道:“丞相勿忧,寡人已有解决之法,授大考中优异者名衔,如大考最优者为一特殊名衔,其次又为一,再次者还有……”

  众臣很快反应过来,李斯眼睛发亮,为这办法叹服,他道:“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王以大考排名,定天下第一,必能吸引众多贤才聚于咸阳。而其等名衔为大王所授,若不忠于大王,必会受天下人唾骂。大王之谋,臣李斯叹服!”

  古人只是不如现代人见多识广,有时找不到思路,但一旦思路被打开,其想出的办法不比现代人差。

  李念尚未和始皇详说科举,始皇却已经琢磨出了科举的妙用,还计划给咸阳大考的成绩优异者排序,赠授他们名衔。

  古时王朝灭亡,有些大臣明知大势已去,为何还在效忠,甚至以身殉国?

  其中正有这种知遇赏识、赠授名衔之恩。

  而在大秦这个时代,此类风骨更甚,人们重然诺,轻生死,一饭之恩尚可以千金相报,何况赠授名衔这等大恩?

  众臣都能想到咸阳大考的消息放出去后,会有多人赶赴咸阳参加这场大考?

  怕是仇恨大秦、出身六国贵族的某些人也会忍不住,想来会一会天下贤才,争那大考第一吧?

  肯定也有人不屑一顾,识破其中的算计,不会来参与,但更多人会来。

  因为名就是这么吸引人!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