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第二百四十八章 给天下立规矩!

  

  文华阁。

  这段时间朱元璋都在这批阅奏疏。

  如今他身前的桌子上,右侧堆着厚厚的一摞奏疏,而左侧只有寥寥几本,右侧的奏疏是李善长、徐本等朝臣递呈上来的,左侧则是夏之白跟田靖等人递交的。

  他近来一直有意压着。

  两边观点截然不同,甚至直接互相攻讦。

  其中田靖最甚。

  田靖不知是猜到了什么,还是怎么的,在盐政上无比激进,就像是一条发狂的疯狗,逮谁咬谁,凡是朝会时,有官员阻止盐政改革,他下去后,立马就上疏弹劾。

  魏衡等盐官,起初并没上疏,这几日才选择上疏,跟田靖保持了同样观点。

  只是又略有不同。

  他们的言辞相较平和,始终留有一定余地。

  明显不想跟其他官员撕破脸。

  这些朝臣在盐政上互相攻讦的奏疏,朱元璋根本就没心思看,尽是些无关痛痒的废话,看这些奏疏,完全是浪费时间,他真正在意的奏疏只有两份。

  一份是徐本的。

  另一份自然是夏之白的。

  两份奏疏观点相反,但又都贴切的符合实情。

  朱元璋沉默着。

  朱标恭敬的候在一旁,望着两边的奏疏,轻声道:“父皇,盐政朝堂已争议许久了,儿臣认为当尽早做下决断,不然朝堂始终在一事上攻讦,实在有损朝堂形象。”

  朱元璋点头不语。

  父子俩沉默了一会儿,朱元璋浑浊的双眸中,不再有丝毫的昏招,甚至直接变得锐利起来,或许是思索许久的情绪,得到了彻底的激发,整个人也彻底精神起来。

  朱元璋皱着眉头,表情严肃,开口道:“夏之白跟徐本的奏疏你都看了。”

  “看了。”朱标点头:“儿臣认为两者都对,只是偏重不同,徐本的奏疏更偏向于形,而夏之白的奏疏更偏向于势,徐本的形着眼于地方稳定,而夏之白的势,则更追逐日后的经济大权。”

  “只是儿臣对天下事并不明晰,因而不敢轻易妄断。”

  “望父皇恕罪。”

  朱元璋摸着下巴的呼吸,眼睛微微仰视上空,最终将目光定在了悬在房梁上的金龙,稍作思虑便道:“你说的倒也没错,只是忽略了一点,形势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在咱看来,形势就像是咱打天下时的局面,有多少敌人,敌人有多少兵力,一眼望去,占了多少地盘,强弱优劣,基本能大致做出判断,这就是形,而势,则是要计算接下来要做什么,甚至要预料对方的做法,从而真的准确无误的将对方的地盘,一步步的吃下来。”

  “徐本的奏疏,咱看了不下五遍。”

  “他着重于稳。”

  “认为南方为天下经济发达之地,不能轻易导致南方生乱,不然会影响到朝堂税收,也会打乱朝堂接下来的规划,盐政的事可以缓,但不能急。”

  朱元璋略作停顿,接着说:“但夏之白不一样。”

  “他更着重于未来。”

  “而夏之白给出的观点其实很新颖。”

  “他并不认为南方的官绅会阻拦新盐政,甚至认为南方的混乱,并不是盐政本身导致的,而是在蒸汽机提供的新式生产力下,利益的归属权混乱导致的。”

  朱标点头道:“夏之白的话不无道理。”

  “当初京都盐业之所以能兴办,主要是朝廷为了安置灾民,还有就是借此多收一笔钱财。”

  “京都盐业现在的确归夏之白所有。”

  “但按当初的约定,京都盐业日后会转化为国企,是我大明朝堂的工厂,除了日常开支,其余的利润,都会直接归属于国库,然南方不同,在地方盐厂浩浩荡荡兴办时,朝廷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不仅给地方足够多的生铁支持,还很少对盐厂开办做实质限制。”

  “朝廷真正从中获取到的利益很少。”

  “只能征收少量盐税。”

  “正因为此。”

  “朝廷一旦想改盐政,从蒸汽机制盐上获利的人,就不想将这些利益交出来了,而朝廷当时也的确没有料到,地方盐厂会开办的这么快这么多,牵涉到的官员会这么广,以至于这些人拧成的力量,在朝堂都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欣慰的点点头道:“若只牵涉到盐,咱不会这么头疼。”

  “因为老百姓的确实打实得了实惠。”

  “咱从各地收集到的信息,地方盐厂开办后,盐价的确是实打实降了,虽然有不少的灶户没了工作,但相较于天下更多人受益,牺牲一些灶户算不得什么,咱大明眼下是地广人稀,还怕没有用人的地方?”

  朱元璋嗤笑一声,对灶户的事,压根没放在心上。

  朱标颔首。

  他自然是清楚这点。

  若是地方百姓真有受益,朝廷收上的盐税也没少,朝堂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父皇都有心装作没看见了,但问题就出在,夏之白引出了另外一件事,便是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影响的不止是盐业,还会牵涉到其他行业。

  例如采矿、纺织,甚至还有农事、军事。

  一旦蒸汽机真的得到了这么大的发展,那朝堂还要继续退让吗?继续只收固有的税额?

  这么多行业,朝廷都放置不管?朝廷对天下的控制力何在?

  最终。

  一切都回归到了原点。

  所谓的盐政改革,其实是在混淆视听。

  盐业目前真正的问题,在于新式生产力归属在谁手中。

  地方官府还有一些权贵,则是有意在模糊概念,把南方的事,全都归咎在盐政治理上,试图迷惑朱元璋,让朱元璋误以为真是盐政的问题,从而遗漏掉真正的重点。

  不过夏之白却在奏疏中点了出来。

  所谓混乱都是假象。

  归根结底,是地方官绅看到了蒸汽机提供的大量生产力,也看到了蒸汽机能带来的巨大利益,他们并不想把这股刚出现的生产力交到朝廷手中,只想据为己有,借此来充实自家富足。

  一旦朝廷丧失对新式生产力的归属权,地方官绅很容易借此成长为豪强。

  豪强是历朝历代都严厉打压的。

  朱元璋也不例外。

  然而即便如此,依旧让人趋之若鹜。

  夏之白给朝廷的建议,就是将新式生产力收归朝廷,地方只有使用权、没有所属权,地方想使用这些新式生产力,则要每年交不菲的‘使用费’。

  夏之白还大胆说了一个观点。

  一旦所属权确定,地方阻力其实很小。

  因为真正影响的只有地主,但地主在朱元璋各种打压下,早就抬不起头,也根本没什么话语权,而依附于官府的士绅,从目前南方的情况看,他们根本就不排斥,甚至是乐于接受。

  因为兼并土地,在目前风险太大。

  通过新式生产力,开设工厂,借此来牟利,收入会更可观。

  朱元璋犹豫的点,就是太冒进了。

  朱标想了想,沉声道:“儿臣同样有些担心,但儿臣选择坚持夏之白的观点,蒸汽机这东西已经出现,而且在天下都开始大肆推行开,除非朝廷耗费极大的力量,才能将蒸汽机从土地上拔起,只怕效果还不会好。”

  “与其如此,不如放开一些。”

  “但朝廷必须加强控制。”

  “不然就会出现‘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状况,而蒸汽机相关的,便按照夏之白的建议。”

  “两分。”

  “一边以国企的形式支持。”

  “另一边支持地方兴办,但朝廷要征收重税!”

  “但夏之白说的‘新式生产力’的归属权,必须得控制在朝廷手中。”

  “不然朝廷丢失的太多了。”

  “响鼓用重锤。”

  “朝廷想收回地方的归属权,地方定会百般阻拦,各种乱子不会少,但朝廷必须保持强硬,因而儿臣建议,朝廷在收拢归属权时,对地方的一些‘乱作为’、‘地方乱象’,进行严厉处置。”

  “朝廷准许他们躺着挣钱。”

  “但既然来钱这么容易,就别想一口吃成胖子。”

  “京都盐业,朝廷尚且如此,他们这效仿者,岂能置身事外?”

  朱标一脸坚毅。

  他其实都想直接将地方盐厂收了。

  不过考虑到牵涉的官员太多,明的暗的压力太大,这才选择退一步,但也只能退一步,朝廷不可能放松对‘蒸汽机’相关的控制,尤其只需要少数工人,就能赚取到过去上万民灶户才能挣到的钱,来钱太容易了。

  但如果真有不长眼的,敢来阻挠,他同样不会客气。

  父皇会杀人。

  他同样不会心慈手软。

  而且按夏之白的预估,今后蒸汽机相关的产业,才是大明税收的重头,也会成为大明日后财政主要的税源,这更是坚定了朱标下狠手的意志。

  如今大明刚开国,民心依附,国力强劲,地方组织力尚够。

  若是不趁此时多收拢财源,等日后朝廷疲软,岂不是更收不上来钱?

  这如何能行?

  这次。

  他就要给天下立规矩!

  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钱可以给他们挣,但该交给朝廷的钱,一分都别想少!

  见朱标如此坚定,朱元璋满意点点头。

  这才是他想要的继承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