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武决裂,元辅弟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晒吧精选小说)book.s8.pw,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雪白茫茫一片蔽接苍穹时,天风呼啸着,憾天的吼声,裹挟着连天的雪幕。

  中军大帐的帷口巨石般站着亲军统领,在雪幕中手把着剑柄一动不动,大帐的西侧和四周几十个亲兵也在雪幕中巨石般挺立一动不动。

  大帐内只有一个小炭炉在吐着青色的火苗,催沸着药罐里的药汤,白气直冲搁在两根筷子上的药罐子,发出微弱的扣动声。

  俞大猷就守在药罐前,这时揭开了药罐盖,轻轻吹散了笼冒的白汽,借着用铁钳夹出了火炉中几块红炭,再将药罐盖搁在两根竹筷上,让小火慢慢煎着药罐中的药汤。

  再接着,他向中军大案前方向望去。

  大案前的躺椅上,一床被子拥者王崇古半躺半坐在那里,他的面前是一张矮几,矮几上是一局下到中盘的围棋,围棋的对面,笔直地坐着戚继光。

  王崇古将一枚黑子下在了棋盘上,戚继光望着那枚黑子苦苦地出神想着。

  “这颗子不知道该怎么下了吗?”王崇古掩了掩半垫着躺椅半盖在身上的棉被,靠躺了下去。

  戚继光本就无意下棋,也不知道大元帅为何在北虏投降,草原尽归大明朝时,突然间就病了,而且,病情仅有帐中三人知道,干脆放下了棋子,恭敬道:“请元帅大人赐教。”

  这份请教。

  不止在棋盘内,更在棋盘之外。

  “世间万事万物都只有一个理,各人站的位置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但只要肯用心找,就能找到正确下法。”

  王崇古望了眼戚继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反而将身子全躺了下去,眼睛也慢慢闭上了,道:“譬若说,看一条河的对岸,站在河的南边,北边就是对岸,而站在河的北边,南边就是对岸。”

  这一刻。

  戚继光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金戈铮鸣,屏住了呼吸只静静地瞪着他。

  “看看吧。”王崇古仍然闭着眼皮,道。

  中军大案镇纸下压着一封信。

  而这封信,就是几天前,由戚继光亲笔所书,要传回国内,告知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其弟张居易被投入死士营的消息。

  显然,这封信被大元帅截留了。

  戚继光倏地站起,想要去拿过那封信,但他的手刚伸到镇纸上,便被王崇古摁住了,道:“将火炉搬过来。”

  王崇古这句话。

  是对俞大猷说的。

  俞大猷以为他畏寒,急忙又加了几块木炭,吹起了明火,这才将火炉搬到了他的身边。

  “是烧,或是不烧,决定都在你,但这次,关乎着你的下半辈子,要想清楚。”

  说完这些,王崇古慢慢松开了压制戚继光的手。

  军政分离的事。

  会在新年到来时开启,这是所有大明朝朝廷文臣、军方武将早就知道的事。

  作为大明朝最高统帅,王崇古可以确定,具体的大变革,会在大军凯旋回朝时。

  届时,文、武互不统属的局面,就会成为现实。

  但势力的分割,在暗地里,却早已开始了。

  文是文,武是武,文武配合,大明朝长治久安。

  但文、武之间,也只剩下配合二字,不能再存在私交。

  尤其是军方高级将领和朝廷文官之首的私交。

  这其中的危险,历史证明了太多次。

  圣上绝对不会允许的。

  王崇古,已经默默切断了与张居正、与张家、与朝廷文官集团的所有联系。

  并以将元辅胞弟投入死士营的手段,来切断自己所有的后路。

  现在,轮到戚继光做出抉择了。

  是继续与元辅保持联系,或是自此断绝来往。

  戚继光怔怔地出了会儿神,道:“我深受元辅提携……”

  “我亦是如此。”王崇古答道。

  如今大明朝的军方格局,有很多人都受过张居正提携。

  他,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梁梦龙,方逢时,等等军将。

  “我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戚继光继续道。

  “良心?”

  戚继光的话,惊得王崇古望向了他,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难道大元帅就没有良心吗?”戚继光同样难以置信。

  王崇古摇摇头,笑道:“我只是大明朝的大元帅,负责完成圣上期望的人,良心什么,与我何干?”

  为了自己和家族,他亲手埋葬了出身的晋商,要是还有良心,怕是早疼死了。

  良心,多么奢侈的东西。

  有对圣上的忠心,就足够了。

  戚继光终于知道自己面前的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猛然感到一阵头晕,跌坐回原位。

  一边是提携之恩,一边是圣上忌惮。

  戚继光像是身处在巨大的黑暗中,不论走向何方,都会被黑暗所笼罩。

  站在一旁的俞大猷,理解戚继光的为难,但他要幸运的多,提携他的,是内阁阁老胡宗宪。

  在军政分离计划制定之初,胡宗宪便给他来了信笺,诸多勉励之余,也提醒他,别再来往了。

  所谓提携,不过是他在浙江为国剿灭倭寇时,为国选拔人才的所为,没有私心,全是公心。

  提醒俞大猷要报答的,是当今圣上。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那以后。

  胡宗宪、俞大猷就彻底断了私交,各自以国事为重。

  和胡宗宪不同,元辅张居正是个重权势的人,胡宗宪能放弃的东西,元辅还想着牢牢抓住。

  哪怕军政分离,元辅还想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军方,与高级将领保持着私交。

  如果戚继光不能明辨是非,与元辅继续保持联系,时刻向朝廷通报军方的一举一动,恐为圣上所不容,为军方所不容。

  到时候,戚继光可能成为嘉靖四十年后第一个被踢出军方高级将领,褫夺封爵的将军。

  而元辅的下场,必然也不会好。

  良久,戚继光的手再次伸到了大案上,移开了压着信封的那方镇纸石,拿起了给予张居正那封信,将信伸向了火炉。

  那信的一角点燃了,接着火焰慢慢吞噬了下来,直到将信封上“元辅钧鉴”四个字也烧成了白灰。

  待到信封上的火苗燃到了手指边,才将最后一角落入火炉,王崇古的命令随之下达,道:“戚继光!”

  “末将在!”戚继光心神一震。

  “立刻通令死士营,雪停之时,全营出击,追杀俺答!”王崇古的病似乎好了,精神抖擞道。

  “遵命!”张居易是必须要死的。

  这不仅能折断朝廷所有想伸向军方,试图捞取战功的触手。

  而且,朝廷、军方也需要一个人的死,来宣告决裂。

  元辅之弟,再合适不过了。

  ……

  次相府。

  是一座三进四合院。

  亭台楼阁、假山名石、小桥流水,虽不是多华丽,但也有几分江南园林的意味。

  这天用过晚饭,高拱背手在院中漫步,管家高福匆匆走了过来,递上一张拜帖。

  名曰:邵芳。

  高拱仔细回忆了过往所接触的人,或当朝名人,全然没有什么印象。

  成为内阁阁老后,高拱就谢绝闲杂人等的拜访,但这道拜帖,竟被高福呈递上来。

  “老爷,有重礼,《何陋轩记》。”高福小声道。

  《何陋轩记》,这是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时所书的草书作品,也是其传世书法作品中尺幅最长的草书墨迹。

  这件手书在圣人手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贵的几篇手书之一。

  拜谒者持圣人手书作礼,只为求见高拱一面,难怪管家不得不呈递这名为邵芳之人的拜帖。

  高拱捻须沉吟良久,大概猜出了此人背后的人,缓声道:“此人可说些什么?”

  能随便拿出圣人手书作礼的,普天之下,也只有那位大宗师了。

  正月初一,他和元辅联合,糊弄忽悠了钱德洪,让其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打探出来,还白赔了圣人一篇祭文。

  看来,钱德洪是琢磨过味了,距离第二场儒释道三教辩论越来越近,为了儒家道统,难免有些心急。

  但却没有再亲自出面,毕竟,脸丢过一次就可以了,推出了个代理人来。

  “说是为阁老解心忧而来。”高福原话复述道。

  “哦?”

  高拱来了兴趣,儒家这是换打法了,淡笑道:“领人到花厅来见。”

  “是。”

  不一会儿。

  就见一身着便服的人,在高福的引领下进了高府的花厅。

  “参见次相。”邵芳郑重行礼道。

  高拱坐在主位,一动不动,吩咐道:“上茶。”

  没有让座。

  邵芳只好站着,但面上却没有尴尬之色,谢过后接过了茶,却没有饮用,就那样端着,道:“不知次相对内阁首辅大臣可有展望?”

  高拱发出一阵咳嗽声,眼睛望着邵芳略有不善,内阁争斗,从来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这天底下,还有谁不知道他对内阁首揆之位觊觎已久。

  这人,总不能以一篇圣人手书来调侃打趣他的吧?

  邵芳明白了,再不展露底牌,就要被下逐客令了,笑道:“如果次相有意,草民愿助您一臂之力。”

  高拱没有相信,也没有不相信,就那样看着他的表演。

  推翻一位内阁首辅大臣,儒家当真是敢想。

  “草民以为,元辅的权势有二,一,是实掌的吏部,二,是圣上的眷宠。”

  邵芳仔细分析了张居正的权势来源,两京一十三省的人事调动权力,和来自宫中的信任,继而道:“草民不才,愿为次相解决二者,甚至,让二者归于次相。”

  高拱眼睛微眯,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儒家,要正式干涉朝政、宫务了,要夺一朝元辅的权柄。

  “草民与吏部尚书杨博大人有旧,愿从中牵线,使之与次相一见。”

  邵芳亮出了底牌,胸有成竹道:“草民与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陈洪公公也有几分交情,愿从中搭桥,使之与次相一见。

  草民与朝中多位大臣是熟识,愿为次相效犬马之劳。”

  高拱动容了。

  吏部,一直被张居正视为权力自留地,不断往朝中要职安插门生故吏,以此来增加权势,扩大在朝中的影响力。

  如此重要的地步,其吏部尚书,张居正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那杨博。

  是嘉靖八年进士,在朝三十余年不倒,兵事功勋卓著。

  甭管谁当首辅对他都恭敬有加,连圣上也时常赞许他,即使巨奸严嵩父子把持朝政时,小阁老严世蕃也时常讨好称赞他:嘉靖朝三大才子,除我之外阁下必是其一。

  但这人异常低调,哪怕圣上多次暗示,杨博却屡次拒绝入阁拜相。

  以如今来看,杨博没有入阁,这一点上非常的聪明,避开了不少朝廷漩涡,有效地保护了自己。

  嘉靖四十年及以前的内阁首辅都没有好下场,张熜、夏言、严嵩,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靠着真本事,靠着左右逢源,杨博过得非常滋润。

  当初严党、清流斗争激烈时,杨博和其晋党成员,也是双方拉拢的对象。

  杨博是山西人,与晋商多有来往,但在晋商覆灭时,杨博和朝中其他山西出身的官员都与晋商进行了切割。

  人人都说朝廷中门户林立,首辅党、次相党,各种门户,但晋党,永远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杨博在朝廷摇摆了几十年,张居正将吏部托付给他,就是看重杨博不会倒向其他势力。

  现在,这邵芳的话,显然要颠覆所有人的认知了。

  儒家、杨博不知怎么勾搭在一起,要择一人而侍。

  不得不说,高拱心动了,要能获得杨博和晋党的支持,他就相当于获得了朝廷六部最重要的两个部,吏部、户部。

  人事权、财权,全在手中,架空张居正,不是太过困难的事。

  要是再与内廷建立联系,能随时获知圣上喜怒,内阁首揆之位,也就不远了。

  侍君,侍君,侍的不就是喜吗?

  圣喜时觐见,圣怒时退而不见。

  虽然高拱厌恶谄媚逢迎,但为了元辅之位,暂时的委屈也是可以受的。

  高拱指了指堂上的座椅,道:“坐下说。”

  “谢次相!”

  邵芳落座。

  一场针对内阁首辅大臣的秘密计划展开,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原、草原竟然成了联动,山雨欲来之势悄然而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