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第83章 李恪的高光时刻!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陈叔逸 4167 2024-11-01 21:29

  

  群情之下,一把“大火”烧了蛇丘县公府满门,还连累了左右十三家有邻。

  这可是捅了马蜂窝!

  翌日的朝会上,那些无辜被连累的官员及其亲朋,群情激愤,对这种无视国法,杀官报复之事,一口一个国法,一口一个刁民。纷纷进言,请皇帝将那六家人下狱,杀一儆百,明正典刑。

  清流们也觉得,这事有点过了,太平年景,清平盛世,这又杀又抢又奸的,成什么体统,朝廷的脸面也不好看啊!

  所以,不少人也赞同严惩!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拿一次当百次,必须把这股风头压下去,否则隋末乱世,杀过造反的悲剧,还会重演。

  治书侍御史-方乾,还出班进言,悲剧发生时,有人看到吴王及旅贲中郎将-秦怀玉在现场。

  他不敢直接弹劾东宫,索性就拐个弯儿,把李恪、秦怀玉抖落出来,指责他们有纵容之嫌疑。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瞧了方乾一眼,随即又看向李恪。

  “吴王,你怎么说?”

  怎么说,我不说想,行么!

  方乾这狗日的东西,攀上了太原王氏,就敢拿本王当软柿子捏了,是吧!

  哼!瞪了方乾一眼,李恪起身,持笏到阶下。

  “父皇,儿臣就是恰巧路过,仅此而已。”

  方乾近前一步:“吴王殿下,这也太恰巧了吧!”

  李恪直起腰来,扭头看着方乾,冷冷一笑。

  “哎,就是这么巧!怎么,方御史认为是本王指使百姓的不成?”

  “那你可真高看本王了,本王要有这样的号召力,就先招呼你家了!”

  你!

  同样是血口喷人,李恪倒是显得更光明正大一些。

  怼完方乾,李恪向皇帝,向满朝文武,说了说,他在坊间听到了些什么。

  六个苦主之家,都是永安六坊的商贩之家。与诸位常去的酒楼,大馆子不同,他们就是靠着做面条、卖靴子、鞋垫,针头线脑的小东西。

  贩夫走卒,说的就是他们。

  李恪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义正言辞的论了起来。

  贩夫走卒,引车贩浆,自古以来都是卑微而正常的职业。他说这话,不是为了保那六家的性命。

  这六家百姓被生活所迫,从乡下来到长安,从事这样一份卑微贫贱的活计,生活窘困,收入微薄。

  但他们始终善良纯朴,无论这个世间怎样伤害,他们也没有偷盗没有抢劫,没有以伤害他人的方式生存。

  人活一世,亲情是最大的羁绊,孩子就是全部的寄托,舐犊之情,人皆有之。

  那李恪就想问一问了,如果殿中的臣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如果活奔乱跳的儿女,被制成人蜡,将心比心,会不会比那六家苦主更加冷静和忍耐?

  《庄子》说:贩夫走卒,自古有之,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而止于贫贱。非贫不能安宁,非贱不能安身。

  那么李恪不禁要问,我大唐的律法,我大唐的律法究竟是要使百姓更幸福还是要使他们更困苦?

  作为受天子委派,饲牧百姓的官员,我们使命是要使这个国家更和谐,还是要使它更比前隋时还要惨烈?

  是!李恪知道,在一个以民杀官的案件中,提到贩夫走卒之事,未免有些词不达意。

  可他就是想引述一个道理,在处理一个案件时,我们这些当权者,能不能先放下手中的律法,走出公廨,到阶上去,去看一看百姓是怎么生活的,听一听他们口中那带着血色的声音。

  “隋末,百姓为了争先起兵造反,那就是隋朝的官吏,从没有想过贩夫走卒的出路在哪里。”

  “如果,我们不吸取隋朝的教训,是不是也要走隋朝的老路呢!”

  李恪的这一番论调,可是对了魏征的脾气,老犟种举笏走了出来,附议吴王之言。

  立良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陛下常言:治国以严,待民以宽,勿蹈覆辙,就是这个道理。

  升斗小民,为何敢杀官啊!百姓为何景从者多,那就是因为这个事,不对!

  李世民点点头:“吴王、侍中之言,有些道理!”

  “太子,你怎么看?“

  中阶的李承乾淡淡一笑。

  “拱上为梁,拱下为柱,故力无穷!梁柱皆直,唯拱曲,曲直相间,故力无穷。”

  世家、百姓,都是大唐的梁、拱,曲直得到,则江山永固。

  律法冰冷,但人间有情。

  法外尚且还要兼顾人情,更何况如此人间惨剧。

  王汾之死,乃是死于天理,他全家罹难,也是取死有道。

  至于说,因此事受累的官宦之家,他就两个字,活该!

  魏征、杨师道的府邸,也在其中,为何他们的府邸,没有遭到袭扰,秋毫无犯呢?

  那是因为他们为官清正,做人和气,邻里敬重。

  对这种官,李承乾就回敬一首打油诗: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都是从隋末乱世走过来的人,哪个不知道失去民心的后果有多可怕!

  请他们牢牢记住,老百姓是得罪不起的。迫民太甚,遭了报应,就该学会夹起尾巴做人。

  那些被连累的官员听了太子这话,再看到皇帝面色开始不善了,顿时是一副日了狗的表情。太子这太坑了,分明是变着花样参他们呢!

  在李世民眼中,宦场沉浮,论的是人情世故!

  这大唐,是李家的社稷。而这些人,永远都是个人、家族的利益第一。人与人的悲欢,不尽相同,很难共情吴王的话。

  高明说的对,干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百姓心中自有一本帐!

  哼!冷冷一笑,李世民叫了孙伏伽一声。

  又指着他们,告诉孙伏伽,百姓已经指路了,大理寺该干活了!

  孙伏伽拱手应诺,大手一挥,殿门外便进来一队金瓜武士,将那十三名官员全部拖走。

  但李世民却很是不满意,重重拍了一下御案。

  “都是我社稷之臣,怎么拖拽?“

  “架出去!“

  见到皇帝动了真火,也皆是语塞,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世民拂袖而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